Signed Huang Zhou, dated 1978, with one artist seal
展 览
1.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绘画名作展览”,弥勒之里美术馆(日本),1988年。
2.“中川美术馆收藏中国画回京展”,中川美术馆(日本),1997年。
3.“现代中国画五十年の鼓动”,山梨县立美术馆(日本),1999年7月31日至9月26日。
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专以反映现实生活、表现当代人为创作题材的艺术家,黄胄的艺术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紧密关联,炽热的爱国家、爱人民、爱生活、爱艺术的赤子情怀驱策着他,把吟颂的主题对准着创造新生活的人民,而这其中那些劳动中的妇女也是他描绘的重点,他把新中国的妇女画的那么健康、那样刚毅、自强,但又饱含着慈爱和母性,例如本件《慈心》,描绘的是维族妇女喂鸡时的一瞬,但这一瞬,却将妇女嘴角的一抹微笑完美表现出来了。
黄胄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、研究、写生实践,将速写和笔墨结合起来,尤其是把生活中鲜活的人物记录在他的资料库里,使他在创作时呼之欲出、得心应手,例如本件《慈心》,在他1962年到新疆写生时就曾画过类似场景的速写。
黄胄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速写去创作,他还通过笔墨的简化,去掉了繁琐的细节,强化了人物表现的生动性和书写性,比如用这件《慈心》与1962年的速写相比较,就可以发现黄胄在创作时去掉了妇女头上的纱巾,也将妇女的动作变换,改成了左臂舒展向下喂食的动作,使得整个构图更加完美。而在描绘妇女弯腰等动作时,则运用大量的复线表现出其运动性,寻求笔、墨、线交替使用所显现的丰实感觉。这样,黄胄使他的画面具有线条流动的韵律感,一种轻快、有力而又有一点随机性的韵律。
在黄胄的笔下,一扫明清以降仕女画萧索清冷的气氛,一改传统仕女画创作中的积习陈规,在保持了速写造型中生动且整体结构准确的长处之外,又在对人物形象描写、刻画更为强化的同时过滤掉多余的明暗关系,只在紧要结构处略施烘染,又平面敷色,使人感觉到体积厚度,俊逸中透出粗犷,放达中却不忽略关键部位,凡形象神情、细节道具均着意处理,例如妇女耳朵上戴的耳饰,在整体颜色偏暖中突出那一点绿光,尤为夺目,形成简洁、明快的对比而相得益彰,可谓虚实相生,松紧得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