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雄才 風雨征途
設色紙本 立軸
高劍父、易大厂題跋
題識︰〈高〉前歲偕春睡諸子作鼎湖之遊,風雨連朝,山窗寂靜。皆以即景為題,各寫襟懷。此為雄才弟風雨征途之作也。又文老弟得之滬上,屬為題識,爰綴數語歸之。廿五年七月七日斑園燈下。劍父。
〈易〉行文以逆字為最善訣,為畫亦爾。吾生幸境逆,故有今日,此作得之。大厂居士孺樂觀拜贅。
鈐印︰〈高〉「劍父不朽」、「佛弟」、「肖形印」。
〈易〉「大厂居士」。
藏印︰「斑園所藏」。
展覽及著錄︰〈香港蘇富比三十週年〉(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,二○○三年九月),圖版38
香港,會議展覽中心,〈粵色畫意-梅潔樓藏書畫〉,二○二二年十月三日至八日,刊於圖錄,頁84-85,及展覽場刊,頁30-31
來源︰著名學者、書畫收藏家簡又文「斑園」舊藏
香港蘇富比,中國書畫拍賣,一九九七年四月,編號276
香港蘇富比,中國書畫拍賣,二○○九年四月,編號325
註:本幅出自簡氏「斑園」舊歲。「斑園主人」簡又文(1896-1976),字永真,號馭繁,廣東新會人。早歲畢業於廣州嶺南學堂,赴美深造。返國後先任投身教育界及政界,歷任燕京大學教授、廣州市教育局長、立法委員等職。曾從戎,效力西北軍,擔任馮玉祥軍中前敵政治部中將主任。他亦創辦多份雜誌,對推動文藝創作、歷史考証及鼓吹抗日,貢獻良多。他好與文藝界交往,尤嗜書畫,以廣東歷代書畫作品為蒐集目標。政局變易,他辭退所有職務,到香港定居,潛心學術研究,以專治太平天國歷史蜚聲國際。他晚年將畢生搜集的廣東書畫珍藏轉讓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。
簡又文在自撰〈廣東書畫鑒藏記〉中謂「余自幼即酷愛藝術。少時在廣州述益小學(教員高劍父)……習寫生、水彩、圖則」。他推崇劍父倡議之「新國畫運動」,彼此相知頗深,過從密切,他得劍父書畫逾百,特冶「斑園供奉劍父百品之一」藏印作記。基此淵源,二高門下所出不少精品亦入其收藏中。
黎雄才早慧,少有畫名,蒙劍父賞識,召至春睡畫院深造,並資助東渡日本研習日本畫。本幅未署款,按高劍父題識,可知乃黎氏一九三五年學成返國後,與畫會同遊肇慶鼎湖之寫生。畫中急風疾雨交侵,四顧茫然,傍無遮蔭,視野一片矇矓,途人孤身於荒徑上撐傘強頂風雨寸進而行。構圖簡潔,以虛為主,取最經濟的筆墨寫人繪景,注重氣氛營造,故舖色敷彩講究,渲染細緻,於色彩變化幽微中強調飄蕩不定的環境氛圍,稍見橫山大觀「朦朧體」痕迹,但已見「折衷」處理的效果,與劍父的風格較接近,卻非出於單調刻板式模仿,堪稱「出藍」之作,簡又文慧眼有加,自然納之收藏了!
一九三六年,高氏正在南京中央大學教授任上,往還京滬辦展,過滬時盤桓於簡氏「斑園」寓所,藝文界與之雅集,易孺亦座上客,並賦「斑園接席多英髦」句以紀。本幅乃高劍父長題於同年七月七日,即上海師生展後數日,復獲易氏跋,字眼間具提攜後輩之意。簡氏藏另幅黎雄才〈暮雲圖〉,同月亦獲高劍父與易氏題跋,從中可窺見簡氏扶掖嶺南派新晉畫家之心。
參考資料︰〈暮雲圖〉可參見香港蘇富比,中國書畫拍賣,二○○二年十月,編號111
畫心 Painting: 127.5 x 65.7 cm 50⅛x 25⅞in.
題跋 Annotation: 38 x 7 cm 15 x 2¾in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Li Xiongcai
1910 - 2002
A Stormy Journey
ink and colour on paper, hanging scroll
with 1 collector"s seal. Annotations by Gao Jianfu and Yi Da"an
畫心 Painting: 127.5 x 65.7 cm 50⅛x 25⅞in.
題跋 Annotation: 38 x 7 cm 15 x 2¾i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