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大千 儗宋人青綠山水扇、行書自寫詞
設色灑金箋 成扇 一九四九年作
款識︰〈畫〉己丑初夏,儗宋人法。蜀郡張大千爰。
〈書〉寒雁來時。負手立、金天絕壁。四千里、巖巖帝座。況通呼吸。足下河山漚滅幻。眼中歲月鳶飛疾。問浮雲、何處是長安。西風急。悲歡事。中年劇。興亡感。吾儕切。把茱萸插遍。細傾胸臆。薊北兵戈添鬼哭。江南兒女教人憶。漸莽然、暮靄上吟裙。龍潭黑。〈滿江紅〉。乙亥九日登太華絕頂賦示同遊,己丑三月漫書一遍。蜀人張爰大千父。
鈐印︰「張爰」、「大千」、「張爰長壽」、「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」。
展覽︰
華盛頓,沙可樂藝術館,〈血戰古人 - 張大千回顧展〉,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廿四日至九二年四月五日
紐約,亞洲協會,〈血戰古人 - 張大千回顧展〉,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九日
聖路易巿立美術館,〈血戰古人 - 張大千回顧展〉,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五日
臺北,故宮博物院,〈張大千的世界〉,一九九八年九月廿六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廿日
加拿大,温哥華巿立美術館,〈無人無我、無古無今 ─ 張大千畫作加拿大首展〉,二○○○年十一月卅日至二○○一年一月廿八日
著錄︰
〈血戰古人-張大千回顧展〉目錄,傅申著(華盛頓,沙可樂藝術館,一九九一年),圖版36
〈血戰古人的張大千〉,傅申撰,刊於〈雄獅美術〉第二百五十期,一九九一年十二月,頁149
〈張大千的世界〉,傅申著(臺北,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,一九九八年九月),圖版43
〈張大千先生百年紀念展〉導覽手冊( 臺北,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,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日),頁63
〈無人無我、無古無今 ─ 張大千畫作加拿大首展〉目錄(台北,歷史博物館,二○○○年十一月),圖版14及頁208
〈中國名畫家全集-張大千〉(河北教育出版社,二○○二年十二月),頁102
〈臺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-張大千〉,巴東著(臺北,藝術家出版社,二○○四年四月),頁66-67
註︰「此扇為大型的泥金扇面,扇骨是湘妃竹,與同年三月所作〈仿宋徽宗佛頭青牡丹〉一扇的樣式雖類似,但尺寸則遠過之。兩扇先後僅差一月完成,根據張葆蘿 (心一)所憶,此二扇皆為是年在成都扇面展覽而作。款題云︰『己丑初夏儗宋人法。』但並未說明儗宋代何人的筆法。
雖然此扇已甚大,但扇子幅面畢竟無法與巨軸長卷相比,可用畫面空間相當有限,而大千竟能在此甚小幅面中,表現北宋李郭派的丘壑造型和雄偉氣勢。右方前景幾株聳然挺立的松樹和古木,姿態各異。一位高士和尾隨的侍童正緩步於板橋之上,通往彼岸的茅亭,以觀賞對岸深谷中奔瀉而下的高瀑。瀑布直落山腳,在亂石堆中形成迸濺的急湍,復注入深潭,留下最後的漣漪。主峰在畫面中央,上不見頂,崖下竹樹環繞中,有一座茅閣精舍面向深潭。如此深邃絕景,在展開扇面觀畫的霎那間,彷彿是那世外的幽敻天地為之洞開。敷施在樹幹、茅屋上的暖色系赭石佔較少的比例,山石皆以小青綠為主,雲和天空則露出細密的金原紙。雖然未以金泥細勾輪廓,但效果與金碧山水無異,在極富裝飾性的外表下,仍然蘊藉著詩情的書卷氣,實乃大千先生的過人之處。
扇面背後的書法,亦屬大千手筆,內容是〈滿江紅〉,書寫紀年為同年三月。此詞作於乙亥(1935),前此一年溥儀成立偽滿州政府,是年殷汝耕成立偽冀東自治政府,大千感慨國事而賦此。」
-傅申,摘自〈張大千的世界〉
27.2 x 77 cm 10¾ x 30⅜ in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Zhang Daqian (Chang Dai-chien, 1899-1983)
1899 - 1983
Landscape after Song Master; Calligraphy
ink and colour gold-flecked on paper, folding fan
27.2 x 77 cm 10¾ x 30⅜ in.